【口导】近年来,海岱镇积极探索乡村振兴之道,将核心置于产业振兴上,瞄准特色种植,积极尝试“轮作药方”,今年,海岱镇鼠场村首次尝试“稻蚕轮作”,在收完优质水稻后,“良田”摇身成为“旱地”种植新品种蚕豆,有效提高了田地利用率,切实将稻后闲田变身“致富田”,助力乡村振兴。
【正文】在海岱镇鼠场村蚕豆种植基地,约莫50厘米高的蚕豆植株整齐排列,沉甸甸的豆荚挂满枝头,这里的蚕豆颗粒饱满,一般有四颗豆子,最多的有六颗,绿油油的豆荚几乎跟成年人的手巴掌齐长,长势喜人。
【同期声】海岱镇鼠场村党总支书记 孔垂远:我们今年这个蚕豆的产量每亩可以到达到一吨半左右,亩产值可以达4000元以上。
【正文】据了解,这些蚕豆是今年从浙江一带引进来的新品种,该品种蚕豆的种植特点与当地气候较为“合得来”,种出来的蚕豆既“养眼”又“养胃”。
【同期声】海岱镇鼠场村党总支书记 孔垂远:海岱鼠场这个地方的冬季气温比较好,无风期非常短,所以我们鼠场合作社利用这种得天独厚的气候在收获了优质水稻以后,又种植了500余亩的蚕豆,这个蚕豆种下去现在长势非常良好,已经开始挂果,在(逐渐)收获了,我们在运作过程当中是以合作社的方式运作。这个蚕豆我们扯了吃了以后,感觉口感非常好,是绿皮绿心的,比我们农村常规种植的蚕豆品种还好吃,吃过这个蚕豆的人,大家都非常称赞。
【正文】所谓“好货不怕晚!”这批蚕豆是9月份种植下去的,目前已陆续进入成熟采收期,预计新年前将会大量成熟上市,届时将以“物以稀为贵”的优势赢得好市场。
【同期声】海岱镇鼠场村委会党总支书记 孔垂远:我们也考虑蚕豆的销售,我们从曲靖、宣威做了一些市场调研,调研下来发现当前在整个市场上都还没有这种蚕豆上市,调研下来,我们这种蚕豆可能在市场上一旦上市以后会赢得一些很好的客户。
【正文】由于种植蚕豆的田地地势不平,呈阶梯状分布,机械化作业无法达成,所以在蚕豆种植、管护、采摘等过程中需雇佣当地上百人劳力,也帮助村民增加了收入。
【同期声】海岱镇鼠场村委会党总支书记 孔垂远:我们在今年的用工过程当中,我们都是使用周边群众来务工,目前已经达到了800多人次。
【正文】豆科植物根中的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能够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为来年生产打下坚实基础,同时“稻蚕轮作”的方式也能有效解决田地闲置的问题,切实做到“一地生多金”,多种特色种植“并排走”,既能助力群众增收致富,也能助推当地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同期声】海岱镇乡村振兴办工作人员 崔娅平:乡村振兴建设重在产业振兴,海岱镇因地制宜,找准特色,把产业培育作为发展核心,近年来,先后发展种植无籽刺梨达20000余亩,优质稻米5000余亩,同时发展玉米制种、万寿菊、工业辣椒、小春洋芋、蚕豆种植等产业,全面推动海岱镇产业发展壮大,为乡村振兴增添助力。
记者 卢婷 李青 通讯员 包广毕